本文转自:凉山日报
□邹志仙
教育,作为国家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始终被党和政府视为重中之重。作为人民教师,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责任。
在教学中,教师应始终注重将学科教学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不仅传授知识,更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必备品格,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知识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春风化雨 培根铸魂
教学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及教学理论促进学生学习、实现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在教授五年级语文《少年中国说(节选)》一课时,越西县北城小学语文教师刘莉莉(化名)深刻认识到,这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更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契机。为此,她精心设计了一堂运用多媒体的深度教学课。
课前,刘莉莉播放精心准备的导入视频,带领学生回溯百年前的历史场景,感受梁启超先生矢志不渝的强国梦想。视频生动展现了他对国家富强的深切期盼与奋发进取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学生。
课堂上,刘莉莉着重引导学生体悟文字中蕴含的炽热情感,激发他们对祖国的深切热爱与责任担当。课程尾声,伴随着歌曲《少年中国说》的旋律,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交融,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学生们在聆听中感悟“少年强则国强”的精神内涵,仿佛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课后,围绕“梁启超的强国梦想今日是否实现”这一主题,学生们展开了热烈讨论,真情流露着对祖国的自豪与热爱。
以劳育人 锻造品格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五育并举”要求,刘莉莉积极响应学校深化劳动教育的号召,系统规划并实施了系列劳动实践课程,旨在从劳动观念、能力、习惯、品质和精神等维度,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其中,一堂结合“五一”劳动节开展的德育实践课尤为令学生难忘。正值“双减”政策深入推进,刘莉莉组织班级开展了“我劳动、我带头”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中,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如洗衣、打扫等力所能及的事务……这些亲身体验,不仅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喜悦,更点燃了他们的劳动热情,培养起他们对劳动的尊重与热爱。
劳动实践,是锤炼意志、涵养美德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磨炼了意志品质,传承了勤劳节俭的中华传统美德。劳动教育已深深融入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成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课。在提升劳动技能的同时,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也得到了显著增强。
配查信-股票如何加杠杆-散户股票配资-加杠杆的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