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号线“青创村”AI+邀请赛
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众多青春创意在这里角逐
从遍布纸库、建材库的仓储区
到如今汇聚300多家
青创企业的“青春大街”
“青创村”里故事多
一起到村里感受青春范儿吧
转型
曾经“仓储街”变身“青创村”
出了地铁10号线纪家庙站D口,
右手是一条小街。
街口北侧是“10号线青创村”几个大字,
街口南侧“青春大街”硕大的标识
红红火火,活力满满。
很长一段时间里,
有过花神庙但村里却
没有个像样的花园,
傍着东侧玉泉营环岛的建材产业,
这条村里自然形成的小街两侧,
都是库房和出租大院,
有纸库、陶瓷库、建材库……
2014年,疏解非首都功能,
给纪家庙村带来了转型契机
大院拆除了,库房关停了,
村子静下来了。
纪家庙双创产业园创始人
唐西京回忆说,2017年,
他偶然来到这里,
一下子就相中了地铁站边上
宏光纸库的老库房。2018年1月1日,
他开始打造纪家庙双创产业园,
成为第一家入驻小街的科创园区。
如今,纪家庙双创产业园对面,
是花乡青旅科创园。
花乡青旅科创园西侧
是刚入驻的“庭院办公园区”进东青创园,
再向西,是10号线创意公园,
道路尽头还有10号线创意公园西区……
城市更新让这片老旧厂房
空间被重新定义,
500多米长的小街,
实现了从“仓储街”到“青创村”的转身。
— 青春范儿 —
为青年学子打造“梦工厂”
走进纪家庙双创产业园,
白色铭牌随处可见。
铭牌边上,红色的钢制高脚凳、
透明玻璃指示牌、色彩斑斓的墙绘、
网红的“盗梦空间”……
点缀在工业风的园区里,
成为一道道风景。
园区还为学生们
打造了“梦工厂”空间,
助力他们跳出教材书本
将创意变为现实,
把自己的创意留在“青创村”。
结缘
他们为了梦想汇聚于此
平时小街上行人很少,
可到了上下班高峰,
街上满是行色匆匆的年轻人,
他们为了梦想汇聚到这里。
清华大学博士生袁睿
就是其中一分子。
他与“青创村”结缘,
是在去年举行的玉泉营街道
首届村AI+邀请赛上——
凭借“AI幸福仓”项目获奖,
他们得到了百万级别的种子轮投资
与30平方米的场地支持,
今年1月份正式落地“青创村”。
推开一扇有些斑驳的大门,
拾级而上,老库房的二层被打通,
形成一个空旷场——
在元宇宙的世界里,
它是千变万化的,
可以瞬间置身对战场,
一步迈进山水间……
这里是北京容积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新打造的VR大空间。
公司总经理郭松杰介绍,
他们的技术已在央视春晚里得到应用。
— 青春范儿 —
创业青年频频来打卡
7月31日,第14届“海外英才北京行”
走进“青创村”,众多青年沉浸式感受
区域创新生态的活力与潜力;
7月25日,“敢创‧梦将来”北京多媒体及
创新企业实习体验计划
将启动地选择在“青创村”,
50余名京港青年代表感受
“科创+文创”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
“青创村”俨然已成为创业青年
打卡的新目的地。
凝聚
既是创业舞台更是生活场
“青创村”的主街上坐落着
玉泉营街道图书分馆。
这里不仅是周边居民的阅读空间,
更是经常与“青创村”里的园区企业联动,
组织各种互动活动,凝聚青春活力。
金毛犬矫健地飞跃跨栏,
小柯基在迷宫里“晕头转向”……
今年六一儿童节,
在“青创村”10号线创意公园西区,
乐飞趣咖变身“萌宠乐园”,
毛孩子们在萌宠运动会上显身手,
“铲屎官”们以宠会友,
解锁新型生活方式。
随着10号线“青创村”的建设,
“新村民”与老村民在这里
享受着越来越丰富多彩的生活,
也让休闲与工作在这里无缝连接。
— 青春范儿 —
咖啡香激活创业灵感
粗糙的老厂房、斑驳的红砖墙、
古朴的老物件……在10号线“青创村”,
这些凝固的时光符号
正被咖啡香悄然激活。
推开留声咖啡的大门,
时光仿佛倒流,整面墙的宝藏黑胶,
上百款古董留声机,
金属唱针轻划转动的唱片,
喝的仿佛不仅仅是咖啡,
更是一场沉浸式的“声音艺术”。
向西,纪家庙双创园南门,
是TOPMAKER拓普原素咖啡,
挑高的极简木质空间,
环形书架顶天立地,
围合出一方天地,是最好的舞台——
从创业沙龙到AI音乐会,
从创新发布会到路演,
从读书分享会到创业赛场……
这里是咖啡店,更是创客聚集地。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记者:孙颖,刘平,孟紫薇
配查信-股票如何加杠杆-散户股票配资-加杠杆的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